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常有理的兒子二十歲那一年死於風寒,常有理便讓孫子十二能繼承祖業,執掌教鞭。郭善人就在十二能的私塾習文學字,當年鳳棲城教書先生年俸頗豐,來十二能這裡唸書的大都是富家子弟,誰也把那幾鬥五穀看不到眼裡,麥收時節十二能套上騾子吆上木軲轆車到學生家長的場裡裝麥子,天黑時那木軲轆車從鳳棲城的石板路上碾過,總能聽到車軸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有些在城裡有商鋪的財東,乾脆把銀元送到十二能家裡,十二能家裡不但木器傢俱非常考究,連學生們的課桌也做工精細,特別是那楠木屏風,上邊飾滿花鳥蟲獸,典雅而高貴。筆者跟十二能的曾孫是同學,幼時曾經親眼目睹過十二能留下的那十二扇屏風,那時我年紀尚幼,根本不懂那屏風的價值,只是感覺那屏風很美。文化革命中紅衛兵“破四舊”,把那屏風架到火上付之一炬,其中有兩扇屏風當年鋪在老同學的床下,免遭一劫,前一段時間有個考古專家前來評估,說那兩扇屏風價值百萬。

扯遠了,讓我們言歸正傳。郭善人念私塾的那個年代,清政府苟延殘喘,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洋貨”,洋糖、洋菸、洋布、洋火、洋瓷臉盆,人也學得“洋”了起來,有人公然剪掉了辮子,留起了“西洋頭”。更稀罕的是,私塾裡竟然開始招收女學生。由於學生年齡大小不一,最小的七八歲,最大的已經二十多歲,有些年齡大的男生便對那些女生想入非非。四愣子是十二能的一個胞弟,常年跑外,思想意識朝前,最早把自己的閨女送到私塾唸書,想不到半年後,十四歲的女兒肚子竟然大了起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