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07-11 19:49:22

113

王浚自以為功大,卻被王渾父子及其黨羽抑制,經常被有司參奏,所以他每次覲見司馬炎,都要絮絮叨叨地陳述征伐的功勞,以及被冤枉的情況,有時候不勝憤怒,居然不經拜辭徑直走出宮殿。對他的種種表現,司馬炎一概予以優容。不過如果單純地認為王浚僅僅要一個首功的名分,那顯然太過小看了他。王浚鑑於前次攻拔蜀漢立下大功的鐘會鄧艾都沒有生還回朝的往事,深知持盈保泰的道理,而自己在六路大軍的主帥之中是背景最為單薄的(司馬伷是司馬炎叔父,杜預是司馬炎的姑父,胡奮是司馬炎岳父,王渾和司馬炎是兒女親家,王戎出身琅琊王氏,本人為名士,又曾為司馬昭的僚屬),凡事不得不謹慎小心。

有一件事頗能說明王浚的心態:益州護軍範通是王浚的外親,他對王浚說:“你的功勞是很大,但遺憾的是未能盡善盡美。”王浚問他原因何在。範通說:“你凱旋歸來的時候,就應該戴上隱士的角巾,回到自己家中,絕口不言平吳之事。如果有人問起,就回答說:‘聖主之德,群帥之力,老夫何力之有焉!’像這樣的回答,則顏回老聃不誇大自己的德行,西漢龔遂‘皆聖主之德,非小臣之功’的雅對都無法和您相比,這是藺相如為什麼能讓廉頗屈從的原因,王渾聽到這樣的訊息能不慚愧嗎?”王浚回答說:“我一開始就擔心鄧艾那樣的事發生,擔心禍患到來,不能不說出口,也不能把話藏在心裡,這是我的褊狹啊。”此後王渾曾經拜訪王浚,王浚嚴加戒備,方才與王渾相見,可見兩人隔閡之深。而王浚自從平吳之後,為了昭示自己沒有大志,所以生活奢靡,玉食錦服,不再守清素之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