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06-23 18:05:00

河間人王仲穎先生(安溪李文貞公為他改字為仲退。但他原來的字通行已久,沒有人稱呼他改過的字)名叫之銳,是李文貞公的門下高足。他對經書造詣很深,而且行為方正,完全符合古代君子的標準。在康熙十四、十五年間,我隨姚安公在京城,那時他還任國子監助教。沒能見他一面,至今我仍悵然若失。傳說他在夜裡偶然到屋後空院裡,拔他種的蘿蔔來下酒,恍惚中好像看見一個人影,以為是小偷,卻倏然不見了。他知道是鬼魅,於是便根據幽明異路的道理,嚴厲責備鬼。在一叢竹子間有人回答說:“先生精通《易經》,一陰一陽,就是天道。人白天活動,鬼晚上活動,這就是幽與明的區別。人住在沒有鬼的地方,鬼住在沒有人的地方,這就是異路。所以天地之間,無處無人,無處無鬼。只要互不影響,就不妨相安並存。假如鬼在白天進了先生的家,你責備是有道理的。如今已是深更半夜,這兒又是人跡難到之處。先生在鬼活動的時間裡出來。進入鬼住的地方,既不拿著燈燭,又不出聲,以致猝不及防地突然相遇,這是先生冒犯了鬼,而不是鬼冒犯了先生。我敬而避開已經夠了,先生為什麼這樣嚴厲地責備我呢?”王仲穎笑道:“你說得有理,就算了吧。”便拔了蘿蔔回來。後來他和門生說起這事,門生說:“鬼既然能說話,先生又不害怕,為什麼不打聽一下對方的姓名,稍微對他語氣溫和些,問問關於地府的說法是真是假,這也是瞭解事物,豐富學問的一種途徑嘛。”王仲穎說:“如果這樣做,則又是人與鬼相親熱了?還說什麼幽明異路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