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銘文中首次出現“中國”一詞,“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意思是額要坐在天下的中心,統治萬民。“中國”便是指洛邑,坐在天下的中央統治天下,這個想象充滿了漫威動畫一般的魅力,成王不喜歡都不行。“中國”那兩個字的寫法別開生面、風情萬種,中字的那道豎,上面配上兩道彎曲的橫線,乍看上去好似一面飄揚的旗幟,下面則是戈矛組合,怎麼看都不像“中”字;“國”字沒有外框,怎麼看也不像“國”,事實上它真的不是“國”字,壓根就是“或”字。這兩個奇特的“中國”異體字寓意深遠,彎曲的橫線表示“中”有延伸,“國”字無框表示國大無疆,開疆拓土靠的是戈與矛,而不是孟子高唱的聖人詠歎調。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後來發生的事,讓我們看到這兩個異體字還可以這樣解釋:“中”被蠶食,“國”將不國。

根據銘文,洛邑是成王在位第五年開始動工的,那一天是四月丙戍日。丙戍在六十干支中排第二十三,為什麼要選擇丙戍日呢?沉迷易理的人一定能說得出一大通讓人既不能反駁也不能贊同的道理,因為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成王選擇丙戍日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武王就是在丙戍年革了殷商的命。丙戍年的計算很簡單,年份除以60餘26的年份就是丙戍年。天文學家根據《竹書》所載的星象,推斷周克商的年代約在公元前1050年上下,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是公元前1046年,那一年恰恰就是丙戍年。美國漢學家倪德衛先生堅定地認為應該是公元前1040年,另一個比較接近的年份是公元前1045年。根據成王選擇的日子,筆者個人覺得把公元前1046年當做周朝元年合情合理。(164)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