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5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徐小樂入京之後還沒有坐過堂,看的病人少,用的藥材也就少,並沒關注到這些問題。不過他看這個樂來喜拿出來的熟地黃,的確是古法炮製,沒有偷工減料。

徐小樂就道:“這味藥用的酒越好,藥效就越好。不過好酒是沒底的,真用了極好的酒就為了提高它的藥效,也有些得不償失。可是九蒸九曬、陰存三年若是都做不到,那實在是糊弄人了。”

樂來喜雖然祖父輩就遷到了京師,他自己也是京師出生,但是鄉音未改,可見家中都是說的寧波話。這讓他內心中還是覺得自己是個寧波人,只是寄寓北地。他就道:“北人受胡風影響甚大,許多老規矩壓根就不知道。在咱們江南,誰家敢這般糊弄人?不說病人受苦吧,拜藥王的時候難道就不怕藥王發怒麼?”

徐小樂想起了長春堂掌櫃顧煊,那位掌櫃壓根就不拜藥王。要不是魯藥師壓著不肯放鬆,長春堂怕也是出售劣藥的大戶。

徐小樂又問道:“你家北上也有三代了,生意還好麼?”

樂來喜縮了縮脖子:“唉,雖說我家來了三代,祖父卻只是走街搖鈴的遊醫,兼賣些草藥。到了家父五十多歲上,方才租了個鋪面,賣些生藥。如今交到我手上,雖然也能照古法炮製些許成藥,但是膏、丸、散、丹的方子還是極少。”

他說得誠懇,叫人不懷疑其中有吹牛的地方。其實探究起來,他家在膏丸散丹上頭壓根就沒自己的方子,所謂極少已經是給自己臉上貼金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