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朱由校欣然道:“韓閣老之言,甚合朕意。”

王安乾咳了一聲,說道:“皇上與米千戶相伴讀書,自然知道米大人乃心高氣傲之人,想中進士,他會考來,賜同進士出身,反為不美。”

朱由校一拍龍額,說道:“朕忘記了這一節,維新是一個實在人,凡事以真本事獲得,朕賜他進士,反而讓人以為他是倖進之臣,朕可以和他商量,考一個出來就是了。”

韓爌微微一笑,只好作罷,他內心是扼腕的,就差一步,就差一步了。

這個國葬既畢,皇上親政,這開經筵之議又重提

漢唐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宋代始稱經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

經筵之制雖於宋代已形成,但形式並未固定,非但歷代有異,即一代之中不同君主實行情形亦不盡相同。

以本朝為例,初無定日,亦無定所。國朝初諸帝勤政好學,講學雖未制度化,但於聖學猶無大礙。

迨英宗以沖齡即位,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柄政,感於身負幼主教育之重責大任,上疏請開經筵。始制定經筵儀注,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三次進講,帝御文華殿,遇寒暑則暫免。

開經筵為朝廷盛典,由勳臣一人知經筵事,內閣學士或知或同知經筵事,六部尚書等官侍班,另有展書、侍儀、供事、贊禮等人員。

除每月三次的經筵外,尚有日講,只用講讀官內閣學士侍班,不用侍儀等官,講官或四或六,每伴讀十餘遍後,講官直說大義,惟在明白易曉。日講儀式較經筵大為簡略,或稱小經筵、小講。經筵講學自此制度化,每日一小講,每旬一大講,為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方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