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個結果頓時讓大夥兒喜出望外,這正是他們所期盼的!上面的化學式結構和他們檢測到的一模一樣,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再往下看,他們又立刻轉喜為悲,原因是這三種解藥的藥性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

他們先看第一種解藥的配製方向,結果意外發現這個方法和他們現場研究出的配製法基本吻合,看來王萌菊博士早就‘捷足先登’了,但遺憾的是,第一種解藥的藥效只能維持極為短暫的一天到三天,一旦藥效失去則病情會繼續惡化。

第二種解藥是一種藍紫色藥水,這個藥效持續的時間比第一種的要多一些,可以保證患者在一個星期內不會發作,但結果還是一樣,藥效一旦失去病情繼續加重。

第三種解藥是一種淡黃色藥水,藥效可以維持兩個月,這是王萌菊博士最好的研究成果了。

大家趕緊找出紙筆,一邊把第三種解藥的配方記下來,一邊繼續往下看,以下是記載王萌菊博士的生平:

王萌菊,女,1880年生於南京,5歲隨父母去武漢定居,18歲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大學,一年後被保送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化學專業碩博,於1901年取得化學專業碩士學位,1903年取得化學專業博士學位。

自1903年後,因其在校十分優異的表現及過人的天資,被聘請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專業教授,任職其間又苦心鑽研醫學知識,1907年聘用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學院兼醫學學院院長,長期從事花粉化學研究及病理學研究,先後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期刊上發表過40餘篇具有深遠意義的文章,被譽為國際化學界及醫學界最年輕的泰斗級人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