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3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曹唯皺皺眉頭,徽州府?貌似自己沒有親戚是徽州府人士,至於弘治三年鄉試舉子,自己都沒有參加過科考,所以也扯不上半毛錢關係,朱之文說這些是什麼意思……

朱之文見曹唯一臉迷惑,臉上笑容僵硬,沉默片刻,問道:“大人難道不知道自家恩師的籍貫和恩科年份?”

曹唯茫然搖頭。

“大人的恩師梅公博也是徽州人,也是弘治三年鄉試舉子……”

朱之文近乎咬牙切齒地說出這句話,作為學業弟子,不知恩師籍貫和科試年份,簡直就是大逆不道,若非曹唯臉上的茫然之色不似作偽,朱之文甚至會認為曹唯在戲耍自己。

曹唯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了朱之文那句自我介紹的含義。明朝官場講究三同,即同年、同鄉、同窗!這是文官拉關係、分派別最大的依據。

朝中無人難做官,除了親戚好友之外,關係最親密的就要數這三同,三同之中只要沾上一條,就算是扯上關係了。

縱觀整個大明朝,朋黨從未斷絕過,說到底還是經由科舉將官員們聯絡到了一起。當然,結黨未必是為了營私,也可能是為了政治述求。

朱之文與梅公博都是徽州府人士,雖然不是一個縣,但勉強能算得上同鄉。在曹唯心裡,除了同村以外都算不得同鄉,但是在大明傳統文官眼裡,同在一個府,便是家鄉人!

至於弘治三年舉子……

曹唯一直覺得這是一種很扯淡的邏輯,如果同一年考試且考中的人,都能算是很不錯的關係,那麼經歷過前世高考的自己豈不是朋友遍天下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