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5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龍舟之上,皇帝居高臨下,對於兩岸的村落,一目瞭然。

他不由得心驚:“長此以往,黃河豈不是越堆越高?”

河南府屬於腹心之地,一直是洛陽的糧倉,一旦運河有所閃失,這裡就是最後的保障。

歷史上,北宋黃河數次決堤,難民數十萬計,對於國力的損耗,可謂是難以計量。

而如今,洛陽對於黃河的依賴更強,藉助其水運,才能輸送江南的糧食。

由此,徹底的治理黃河,刻不容緩。

黃河水道自東漢後的800多年基本穩定,循古漯水河道東行,復蜿蜒於今黃河與馬頰河之間,在濱縣之南入海。

五代時黃河決溢頻率顯著增加,而藩鎮的割據混戰,甚至以水代兵,更使河患愈演愈烈。

據記載,五代53年曆史(907至960年),共18年有決溢的記載,即平均3年就會有一次河患發生。

如此情況,這還得了?

李嘉憂心忡忡。

“何時再有個王景呢?”

黃河這條命脈,定然是要妥當的。

船隻行著越遠,李嘉的心越糾結。

最後,到達了汴梁,他最終做出決定——對東漢王景的千里大堤,進行大規模的加固。

除此之外,他還決定,借用明朝,潘季訓的法子,來治理黃河。

至於黃七子薛王李復沐上書的要求利用舊河道,黃河多個洩口河道,則被李嘉否決。

無他,人力物力太大。

而且,黃河泥沙重,你開一條支流,不消幾年就會堵塞,然後再開,再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