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0-03-16 13:44:33

在說王號是“生前稱”還是“死後諡”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簡要的說說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銘文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據殷墟二期出土的青銅銘文分析後得知,早在商中後期就已經出現了青銅銘文,其製作方法分鑄銘和刻銘,鑄銘又分模作,芯作和範作三種形式,絕大多數是鑄銘,刻銘極少,目前只發現4件!由此可見,青銅銘文不是西周才出現,而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西周因為禮制祭祀社會等級的規範化,將銘文發揚光大,以成為後來的金文。

為了不影響銅器美觀,此時的銘文鑄刻位置一般在器內壁,內底,圈足內,蓋內等稍顯隱蔽的地方,“驟視不能見,細察之得見”,目的是做標記或做識別之用。後來漸漸用作記言,記事和重要的祭祀活動等,慢慢出現了“XX尊彝”的落款。

關於銘文的製作方法,無數先賢大家做過揣測和推敲,如清朝的阮元、後來的郭寶均、陳夢家、巴納、陳初生、張昌平等等。各種製作細節機要,我不能推知,在此僅做一些常見的鑄銘製作方法介紹,供大家參詳。

鑄銘依所施銘文物件的不同又可分為模作銘、芯作銘和範作銘等三種方式,三者又以模作銘最多,芯作銘次之,範作銘最少。通常情況下,器壁內、外側的陰文鑄銘均由模作銘製作;器壁內側的陽文鑄銘由芯作銘製作; 器壁外側的陽文鑄銘由範作銘製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