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此時盆地內的糧食作物主要有野生稻(秈稻)、大麥、苧麻、粟、黍、菽等,因為盆地氣候多雨潮溼,大麥和粟在盆地內長勢不好,黍的產量也不高,菽雖然品種多,有毛豆和黃豆等,但產量也比較低。柏氏族人經過多年的觀察和選擇,最後選了野生稻為平原主要種植的農作物。野生稻還是昌意到昭曲一帶發現古彝(夷)人在種植,學習了種植之法後北傳進的成都平原的。野生稻特點:植株較高,莖稈較弱,葉片淡綠且寬,耐溼耐熱耐強光,但不耐寒,穀粒細長扁平,直鏈澱粉含量高,粘稠度低。柏灌和族人們把野生稻作為了重點培植物件,他們在今天的蒲陽河一帶專門找易於灌溉耕種的地方靜心培育。野生稻植株高,稈高超過1米,抗倒伏能力比較差。野生稻原始的生存環境周邊是有其他雜草輔助撐著的,加之野生稻結實率低,倒伏的情況才不那麼明顯。在柏灌這裡,野生稻成了寶貝疙瘩,他見不得雜草搶了野生稻的陽光,將其拔的乾乾淨淨。

問題來了,野生稻失去輔助支撐,且結實率高,一遇到起大風或漲大水,就易成片的倒伏。柏灌他們倒也不氣餒,倒伏了就給扶起來嘛,可扶起來還會再倒下去!這可難到了柏灌及其族人們?經過長時間的對比,細心的柏灌發現野生稻倒伏少是因為旁邊有輔助雜草支撐,於是他靈光凸顯領著族人們在野生稻剛結子的時候找來木棍把野生稻給捆起來。這樣做的效果雖還不錯,不過勞動量實在是太大,剛開始還能堅持,但做了幾年後發現木棍也時有折斷倒伏,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這可難住了柏灌他們,一年又一年的苦心琢磨,他們發現對野生稻影響最大的不是大水而是大風,一旦起大風,野生稻杆弱,上重下輕才會成片的倒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