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按照劉青山的說法,江南劉家的先祖,名曰劉元華,大明洪武年間人士。

劉元華十年寒窗苦讀,舉孝廉,卻怎奈接下來的會試屢考不中,更別說之後的中三甲及第登科,這要是換到現在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劉元華這個人中招考試考的不錯,但是高考卻屢屢落榜,更別說以後考研之類的了,在古代,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本也是常事,屢試不中要怎麼辦呢? 大多數人都選擇回去繼續埋頭苦讀, 就跟現在的復讀生是一個道理,自古以來,讀書似乎都是寒門出貴子最簡易的捷徑。

劉元華屢試不中, 但卻絕不認同自己所學遜與他人,一命二運三風水四靠陰德五讀書, 這讀書只排在第五列, 劉元華在第四次會試不中之後,這個被大陰山百姓寄予厚望的讀書人一咬牙一跺腳,把整日鑽研往年費盡心血所買之書全部付之一炬,燒燬了四書五經, 劉元華卻捧起了另外的書, 鑽研起了風水陰陽堪輿之術。他自認讀書自己已經足夠純熟,之所以屢試不中,原因唯有天命不足陰德不厚,這句話換現在人怎麼講呢? 那簡單, 就是一個人吃啥啥不夠,幹啥啥不成, 不覺得自己本事不行, 就怪自己運氣不好。當然這樣說一個劉元華是有點過分, 不過意思總歸是這麼個意思。

劉元華自知丟掉了筆桿子無顏面對大陰山父老鄉親,乾脆開始一路遍訪名山大川尋找高人異士尋求改命堪輿之法,劉元華年少成名,三歲能吟詩,四歲作對,七八歲時就寫得一手好字, 又加上多年書海浸淫, 這一路的漂泊中倒也可以以賣字畫為生, 對於他的多年不歸, 大陰山百姓一開始以為他金榜題名就忘記了多年支援他的鄉親們了, 後來派人打探才知道他未曾出貢, 考試不中卻未回家鄉, 尋找也毫無下落,大家都只當他是死了。就是沒死,一個喪失了鬥志根兒都不要的讀書人跟死也沒什麼區別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