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7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秦毅突然想到,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所以那麼美好,是因為與世隔絕。而這裡的民風所以那麼的淳樸可愛,不也是被大山阻隔嗎?

想到這裡,他突然怕了起來,是不是自己錯了?是不是不應該把路修通嗎?如果是這樣,自己是不是成了這裡的千古罪人?

我們前邊說過了,如果秦毅是熟知歷史科學的社會改革家,他一定會為眼前發生的事情而感到高興。因為,人在改變外部世界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改變著人自身。因為,人總要學會走路,總會學著懂事,總會不斷的擴大視野,總會長大成人。

比如,我們前邊說到了,建立起財產和私有觀念,是人類長大的一個重要的階段。其理由不難想明白,東西有主了,就有人去保護,去珍惜。在一定的條件下,是資源能夠得到更合理地使用。當然,也同樣會產生各種罪惡。

我們也說過了,不斷的認識到自身的利益,是表示人們在成長,在長大,是歷史在進步,在大踏步地前進。

為什麼這麼說?道理很簡單。比如,古代奴隸制度下的奴隸,在開始的時候為什麼能甘願俯首聽命於奴隸主的統治?是因為他覺得是奴隸主、是主人給他吃的、穿的、用的,是主人在養活他們自己和家人。於是便認定自己無論怎樣?無論為主人做什麼?都是應該應份的。

而隨著生產的發展,眼界的放寬,認識到勞動的價值;認識到是自己的勞動養活的奴隸主,而不是奴隸主養活自己時,奴隸制度還能存在下去嗎?而事實也正是這樣,當奴隸認識到自己的勞動不能給自己帶來任何利益的時候,(奴隸的勞動其實也是有償的,只是有償勞動被無償勞動所掩蓋。馬克思語)當奴隸用消極怠工來抵制奴隸主的統治的時候,當奴隸的勞動再不能給奴隸主帶來利益的時候,很多的奴隸主其實是主動放棄的奴隸統治方式。於是,奴隸主的大莊園被劃分成若干小塊,租給個體勞動者,收益按著事先的商定,由土地的主人和勞動者共同獲得。於是,一個新制度誕生了,就是封建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