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2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雁門太守張修雖老於軍事,但面對身甲上插著十幾支箭的韓當,亦不能不佩服:“劉從事的信,我已看過,韓屯長且修養幾日。”

韓當:“張府君,我一路南行,發現不僅劉從事被圍方山塞,平城也被上萬胡騎圍困,沿路堡塢也有被圍困和攻破的。他們的性命都寄託在府君身上,還請府君儘快發兵。”

張修:“我已經下令各縣召集騎士、強弩強弓士、甲士。只是敵軍勢大,多達數萬,不是我雁門郡能單獨對付的。何時出兵,還要與府中諸人討論,也要與夏校尉等配合。”

韓當跪下再三請求,張修只是不許,令人扶他下去,醫生伺候,好吃好喝。

陰館因在句注山、夏屋山以北,桑乾河以南得名。從句注山、夏屋山流出的小河,從陰館兩側分流而過,注入桑乾河,因此陰館雖在雨量稀少的北疆,亦有完善的內城外池城防結構。循著小向南,是有著“天下九塞,句注第一”的雁門關。翻越句注山,則是廣武(代縣)。

雁門郡有長城、塞障,平城,陰館,雁門關四重防禦體系,表明大漢在對鮮卑的鬥爭中,雖然屢次失敗,在戰略上仍然不處於下風。

整個雁門郡,共計二十餘萬人口,其中二十萬都集中在大同盆地南側和代谷。面積約三分之一的平城、強陰(涼城)周邊,只有數萬人。

正是所謂內重外輕!

如今長城防禦已如紙糊,塞障多被圍困和攻破,四重防禦已經去了一重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