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1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不過把它打疼,讓他安生十幾年,李治還是有把握的。

吐蕃這個時候確實也很強悍,當年李二嘗試嘗試幾次都沒沾到什麼便宜,不然也不會用和親這種屈辱的方式來謀求西南的穩定了。

和親這種方式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求和,只不過雙方都比較體面而已。

看看漢朝,看看後面的宋朝,和親不斷,為什麼?還不是因為打不過,或者即使打了過也因為耗費巨大打不起,這才想到用和親的方式來暫時來求得和平。

為什麼明朝的時候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因為人家確實牛逼,說的明確一點,這點大唐確實比不了。雖然大唐很厲害,也很開放,到就軍隊的戰鬥力和皇家的氣節來說,還真就比不過明朝。

所以儘管大唐讓人神往,但是和吐蕃和親一直被許多人詬病。也有人說正是因為和親,才避免了很多戰爭,錢死了很多人,我們應該心懷感激。

縱然你翻開歷史課本,上面也對大唐和吐蕃的和親大加讚揚,毫不避諱的說有利於雙方都發展,減少了戰火,使得雙方百姓都得到了休養生息,促進了民族融合。

這當然是對的,客觀上確實是這樣的。

問題是,和親的時候不管是大唐還是吐蕃,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客觀事實,而不在當時他們的考慮之列。

所以等到雙方的實力都壯大了之後,那顆野心就又開始蠢蠢欲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