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在大明朝的廷議或者說政治制度有一個奇葩的現象,那就是在上朝議事的時候,言官可以肆意的彈劾任何一個官員,甚至皇帝都會被罵的狗血噴頭。對於官員的彈劾可以不用任何證據,叫做聞風而奏,就是錯了也不會被追究任何責任,因此不少好官被無辜解職,尤其是在黨爭激烈的時候。對於皇帝的指責有時候會肆無忌憚,簡直能用口水給皇帝洗臉,尤其是當皇帝的主張不符合某一個方面的利益的時候,言官或利益團體就會對皇帝輪流轟炸。

在歷史上,萬曆皇帝在後期為什麼會三十年不上朝,就跟這種情況有關係,萬曆皇帝的政策不符合政黨利益的時候就會被口水噴的滿臉都是,比如礦稅的徵收,在朝廷上根本就通不過,於是只能用礦監的形式去徵收,戶部就是窮的揭不開鍋,也不願意接受這筆稅款,結果只好入了內庫,萬曆皇帝就成了貪得無厭的典型。其實作為皇帝要這麼多錢有什麼用呢?最後的結果是都用在了三次大戰爭上面,當停止徵收這筆稅款後,接下來對於女真人的戰爭用款只好攤到了農民頭上,老百姓苦不堪言,到處流離失所,於是就到處發生了流民的動亂,這時就成了雪上加霜,內外交困,好好的大明朝就這樣被斷送了江山。

就算是現在的朱有孝,他也無法在朝堂上完全讓自己的政策得到徹底的貫徹,比方說礦稅吧,本來是為了讓政府得到經濟狀況緩解,結果只能對於自己的“大明皇家貿易商行”來徵稅,把自己的錢拿出來讓大家花,他們反而還有意見,因為朱有孝這樣做的結果對於他們的聲譽很不利,皇帝成了道德的楷模,搶了他們頭頂的光環。如果他們所代表的利益也必須繳稅才能爭取到老百姓的認可時,觸動了他們最高的利益,失去那些人的支援,他們將一無所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