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狂瀾:帝國的危機 第023章 大刀闊斧的設計修改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對新式坦克的研製開發我一直希望能夠在9月份之前完成,但目前看來,不但整體進度讓人失望,目前的設計思路和細節也讓我沒法接受。首先,他們大大超重了,4月份第一次展示時我就多次目睹他們陷入泥潭而動彈不得的窘迫,5個月之後依然還是老問題。”霍夫曼的語氣很嚴厲,“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你們根本不理解這輛坦克的定位與要求,6號坦克作為一輛突破坦克,他最大也是最關鍵的使命是反坦克作戰,所以他不需要目前這麼多的備彈量。”

軍備部對東線坦克戰有過統計,一次戰鬥中一輛坦克平均消耗的炮彈在30-40發,最高在60發左右,這還是因為伴隨作戰時為了掩護步兵進攻而發射榴彈所產生的。作為突破坦克,92發備彈量對虎式而言其實是遠遠過剩了,要知道同級別的IS-1重型坦克裝備85MM火炮,備彈量是59發,IS-2裝備了122MM火炮,備彈量只有區區28發。這些資料德國設計師不清楚,霍夫曼卻知道得一清二楚。

“虎式有60發左右的備彈量就足夠了,削減彈藥數量之後,車內空間也不需要那麼多。”霍夫曼走上抬去,順手用教鞭指了指黑板上懸掛著的保時捷原型車圖樣說道,“雖然保時捷博士的設計仍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有一點我認為值得肯定,在搭載同樣的火炮和成員組情況下,他設計的車寬只有3.3米,而亨舍爾的車寬卻是3.7米,為了這加寬的0.4米,我們不但要付出幾噸重的防禦裝甲,還要承擔使用兩種履帶和三重交錯負重輪的後果,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另外,我能接受車輛前裝甲厚度略微削弱一點的設計,不需要110MM,有100MM也可以了,防禦力提升完全可以透過變換傾斜角度來實現——俄國人在T-34身上就是這麼幹的,其他部位的裝甲厚度可以維持現有資料不做變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