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之六 戰城南 後記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戰城南》之名,取自漢樂府: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靖難之役,南軍與燕軍都損失慘重,史稱“淮以北鞠為茂草”,故本篇以此為名。

二、歷代君權與相權,向來有此消彼長的複雜關係。洪武帝廢宰相而親自處理日常政務,代行相權,以免大權旁落,但後世子孫難以堅持如此高難度的工作,於是實際上的宰相——大學士應運而生。燕王那個暗示要向文官們交還相權的“願與天下共治之”的詔書,是從《故宮》的解說詞中看來的,特此宣告一下。附帶說一句,明代的文官們相對於清代而言還是很彪悍的,所以設定寧衡這樣一個人物,作為代表。

三、長老會:

海上仙山長老會的運轉程式,頗有幾分現代議會的風格,在那個年代,屬於超前甚至空想了。不過鑑於後世的蘭芳共和國的存在,那個時代的南洋華人於百年漂泊之中產生一個類似的組織,不是不可能的。

蘭芳共和國,亦有說是南方共和國,於1777年由廣東梅縣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加里曼丹西部)建立,參照西方國家的一些法制,設定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元首稱“大總制”,以類似於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傳承,最強盛時曾據有整個加里曼丹;1885年為荷蘭所滅,立國時間長達108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