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十四章 野心與遺傳病(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後世人對李治的評價不一而足。往往提起他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好像武則天的丈夫吧?或:是不是李世民兒子?如果李治泉下有知,定能氣的再死一次。

如果沒有武則天這個汙點(僅對當事人來說),李治是個好皇帝,絕對是在中華五千年文明中能排上名次的統治者。李治身為儲君的時候就身負‘仁孝’之名,也是憑藉‘仁孝’登上王位的。‘孝’自不必深究,但這個‘仁’確實是深得民心,在位三十五年中,號稱仁君的李治的確鞠躬盡瘁的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為以後的開元盛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內仁政不斷,老百姓的徭役一直的遞減,修路架橋,廣開言路,削減刑罰,善待商賈等一系列利國利民的開明政策讓才經歷戰亂不久的國家扶搖直上,有“永徽之政,百姓阜安,頗有貞觀之遺風”的評價。

這世上恐怕沒有人願意活在老子的光環之下,尤其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幹了業績出來,被人看似讚揚的評價一句:“頗有貞觀之遺風”。李治再孝道,也是個人,而且是個野心很大的人,如果單以對版圖的野心來看的話,也許已經超過李世民許多了。在有生之年裡,連續的征服高麗、百濟、龜茲、高昌、西突厥諸國,將其併入版圖,形成了一個令後世之人汗顏的龐大疆域。若不是難以適應惡劣的高原氣候,吐蕃這個地方可能早就被納入囊中,成立個吐蕃都護府啥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