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八十一節 憐農!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李元興說讓長安與洛陽在一年時間多出十萬識字之人,這個想法別說是屈突通,就是李二都激動萬分。

書不是普通人讀得起的。

書籍都在世家門閥當中,民間一本書,一本論語。就算是帶有錯誤的手抄本,都不會低於一百文。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上百斤糧食的價格。

十三文,李二相信李元興會創造一個奇蹟。

李元興這時繼續說道:“第三重任,就是農務了。洛陽是一個好地方,合理利用的話,可以有千萬畝,甚至幾億畝土地,將成為大唐第一個大糧倉。按一畝地十石……”李元興停頓了一下:“不,按八石計算,十幾億石的糧食。”

李元興說著,臉上不由的流露出一副憧憬的神情。

屈突通已經活了七十歲了!

他經歷過戰亂、饑荒,親眼見過饑民易子而食的慘劇。他深知糧食的重要性,十幾億石呀,那堆起來就是一座山,一座讓天下人都安心的山。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屈突通不由的念起了這首從李元興口中流傳出來的詩。

詩是的出處李元興不記得,似乎也是唐朝的。

以李元興的學識,能背過的詩絕對不超過三十首,當然其中肯定還有三鵝那首。

“好一首憐農!”李二稱讚著。

李元興有些尷尬,臉微微一紅,馬上差開了話題:“洛陽多荒地,今冬平整,明年開春,元月底,二月初就可以下種。小王有畝產十五石的糧種,就算荒地貧瘠、打理不善,也有八石的產量,而且每畝地還可以有百石的青儲牛馬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