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卷 肋生風雷踏歌行 第九百四十一章 烽火(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正面戰場上的戰鬥漸趨白熱化,耶律重元的左路軍攻擊最盛,他的左路軍人數最多,將近四十萬大軍排在渤海口至霸州雄州一線,當然上百里的戰線有主有次,攻擊的重點集中在靠近西面雄州霸州一帶,其目的不言而喻,正是要和蕭惠的右路軍貼的更近,便於協同,同時突破之後距離汴梁也更近,更加具有威脅性。

與之對敵的正是以防守穩健著稱的范仲淹,范仲淹料到攻擊的重點在霸州和雄州,所以他僅調撥了五萬軍隊隨夏竦駐守渤海口乾寧北,剩餘的主力幾乎悉數堅守於雄州霸州一帶的十餘座城池個堡壘。

這更像是一場利矛對堅盾的碰撞。

在稍加試探之後,五月初開始,耶律重元便下令發起了猛攻,而大宋對雄州霸州一帶的瓦橋關、益津關和淤口關這三道關卡也經營良久,由於幽雲十六州的喪失,雄州霸州一帶本是地勢平坦無險可守的局面,但大宋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湖泊河流較多,土質鬆散的特點,採用‘因陂澤之地,瀦水為塞’之策,壅塞九河中徐、鮑、沙、唐等河流,形成眾多水泊,河泊相連,赫然構成一條以奇特的南北防線,有效遏制了遼人騎兵的突進,大宋上下稱之為塘濼之防。

但這一次,遼人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們也不知是誰出的主意,帶了大量的木板連線而成的稱之為‘動橋’的玩意兒,外形就像是放大了幾十倍的古代竹簡書,以牛車拉載跟隨大軍前行,遇有泥潭水沼之處便將這玩意展開連線鋪在難行之處,形成浮橋,人馬踏上,居然不沉不陷,頗有效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