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抗日風雲 第七章 兄弟(三)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讓張賢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馬文龍並非一個打家劫舍的強盜出家,原來他上過黃埔軍校,也學過自己所學的那些課程,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領導。而那個馬文龍所說的教導員也是一個文化人,是個大學生,叫做郝彬,他是從延安過來的,不過在張賢的眼裡,這個教導員就是一個書呆子,在帶兵打仗上與馬文龍相比,就是一個小孩子。而這個教導員也並沒有如馬文龍所擔心地一樣,對張賢的國軍隊伍進行排斥,他只是覺得馬文龍私作主張帶這麼一個國民黨的隊伍回來,有一些不妥當,於是馬上向大悟山的師總部作了彙報。張賢一直在擔心新四軍會記恨皖南事件的事情,會為難自己,哪知從大悟山方面傳來的電令卻是讓馬文龍部作好統戰工作,必要時護送這支離隊的國軍迴歸。看來,新四軍也並非教官與師長他們所宣講的那樣,也許確實有一些土,但絕非蠻。

劉集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大的村寨,位於一個四面環山的山岙之中,一條小河從山岙之中穿過向南流去,四周稻田參差錯落,山上樹木茂密,時值深秋,漫山的秋葉紅的似火,黃得似金,揉碎在蔥鬱的松林間,就是一副美麗的江山圖。

看來,新四軍很會做群眾的工作,劉集的居民們對新四軍十分擁護,他們組織了嚴密的民兵組織,幾乎家家都有民兵,幾乎家家都在抗戰;而且當地的百姓都十分自覺地為新四軍做著各項服務,不僅為這些新四軍提供軍糧,村裡的婦女們還為新四軍做軍鞋,而且把傷員們接回自己的家裡,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地照顧有佳。當然,新四軍對這些百姓們也是有求必應,主動地為大家收割稻子,打穀揚塵,搶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張賢從來也沒有見到過這種部隊,與百姓的關係如此融洽與和諧,就是自己所屬的十一師,從不與民爭,也從不會擾民的部隊,也沒有這樣好的待遇。看到這些情景,他不由得對新四軍有了那麼一點點的好感。當這些老百姓看到一支國軍的隊伍也駐進來時,卻是用那種異樣得都讓人壓抑的眼光來看著他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