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卷 揮毫,史詩畫卷堪落筆 第112章 立場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隨著歐洲戰火的平息,1943年的新年本該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度過,然而發生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爆炸事件卻令人震驚,高達數百人的傷亡是自1918年以來義大利本土未曾出現過的。事件的後續同樣令人瞠目結舌:次日上午,墨索里尼政府即對外宣佈,兇手已供認系受沙烏地阿拉伯高層指使,目的是在義大利國內製造大規模混亂。

儘管在最基本的邏輯上還存在不少疑點,而且兇手和供詞都只是義大利政府單方面的說法,然而就在1月2日當天稍晚,義大利政府便對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發出了最後通牒,通牒的要求十分苛刻,包括由伊本·沙特國王親臨義大利向死難者家屬致歉、支付鉅額賠償以及緝拿幕後指使者並移交義大利進行審判等等。這些條款很自然地讓人們想起了1914年斐迪南大公遇刺後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那場浩大而殘酷的戰爭將33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其中,造成了853萬軍人和1260萬平民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1863億美元,給整整一代歐洲人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一次,人們來沒來得及為和平而奔走呼籲,停泊在紅海的義大利戰艦便於1月2日深夜對吉達、延布這兩座沙烏地阿拉伯港口進行了炮擊,重巡洋艦輸出的猛烈火力使兩座港口陷入了火海,即便在上百公里之外都能夠看到被烈焰映紅的夜幕。這一晚,連同外國商人、僑民和小部分外交人員在內,共有十餘萬人受意軍炮火的襲擾,死亡和受傷者不計其數。訊息一出,義大利政府又一次作為“野蠻”和“暴虐”的代名詞登上了各國報刊的封面,衣索比亞戰爭中的殺戮與毒氣、阿爾巴尼亞的恃強凌弱又重新從記憶深處浮出,人們不禁要問:這個世界就任由邪惡與強權肆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