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卷 揮毫,史詩畫卷堪落筆 第110章 競賽疑雲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華盛頓、費城、紐約、波士頓、諾福克,六天的訪美之行,羅根選擇了美國東部最具代表意義的城市和港口進行訪問,在美國的許多大工廠、大造船廠和正規軍兵營、國民衛隊訓練場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正如此前無數次在電視中看到、在報告中聽到的那樣,20世紀的美國以無限活力和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城市讓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差距。美日戰爭已經持續了近兩年,但在美國本土尤其是東海岸,不論城市或者鄉間,戰爭帶來的惶恐和壓抑是微乎其微的,人類最懼怕卻又始終無法逃避的事物,反而給這個國家帶來了空前的繁榮:各大工廠的現代化流水線不分晝夜地生產各種軍事物資,對勞動力需求的大幅上升使得社會失業率近乎於零,而海量的槍炮彈藥、海量的坦克汽車以及海量的罐頭食品都在源源不斷地走下生產線,經由發達的運輸體系送達到倉庫、兵營、碼頭,讓每一支即將奔赴戰場的軍隊都武裝到了牙齒——即便是在攜大半個歐洲資源的德國,地位崇高的國防軍也未曾享受哪怕一半的後勤待遇,軍隊的機械化程度更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由於一場颶風的到來,德國防訪問團原定的歸國行程被迫推延兩天,羅根並沒有借這個機會再去造訪故人,也沒有留在白宮繼續和羅斯福商談國際事務,而是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位於美國首府華盛頓的印第安博物館、戰爭紀念館以及美國海軍部大樓,並且應邀參加了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本森將軍的家宴。來勢洶洶的颶風使得美國沿海地區蒙受了人員和經濟損失,但美國的各大報刊並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自然災害以及災後救援上,而是“緊追不捨”地對德國政府首腦的每一個舉動進行跟蹤報道——儘管年輕的德國內閣總理並沒有和美國工人、士兵開展親切交談,沒有前往福利院探望戰爭故而,甚至沒有與民同樂地觀看百老匯的傳統演出,但經過這短短一週多的時間,對歐洲主導者的批評輿論開始轉向:或是探討歐美之間開展更親密軍事合作的可能,或是追根溯源地研究漢斯·羅根的家族背景、個人性格及戰略傾向,亦或是對戰後歐洲形勢進行更為客觀的分析,不少美國民眾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經過憲政運動的變革,德國早已擺脫了法西斯獨裁的陰霾,並廢除了早先與日本達成的一系列軍事同盟協定,而在結束了規模空前且曠日持久的蘇德戰爭之後,德國軍隊正進行幅度驚人的裁軍行動,看似龐大的海軍造艦計劃即便完成,也僅僅是填補英國沒落遺留的海權空間,尚不足以直接挑戰美國海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