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卷 揮毫,史詩畫卷堪落筆 第105章 給法國“鬆綁”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平心而論,德國和法國的百年恩怨主導著歐洲近代格局的演進,錯綜複雜的關係造就了錯綜複雜的心理。今時今日,要讓日耳曼和法蘭西兩大民族釋懷可不容易,或許……唯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才能做到這一點,您說呢?尊敬的法蘭西國內閣副總理?”

在位於柏林帝國總理府的長廊中,穿著淺灰色正裝的德國內閣總理漢斯·羅根與前來訪問的法國維繫政府內閣府總理兼國防部長弗朗索瓦·達爾朗上將並肩而走。在法國戰役期間,羅根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傘兵軍官,達爾朗則是法國海軍的領導者,兩人在戰場上素未謀面,直到他們先後成為本國的主要決策者,才漸漸有了接觸。正因如此,兩人之間並沒有很強烈的對立感,更何況羅根在法國問題上所推行的和解政策得到了大多數法國人的歡迎——當然,也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假惺惺的作為,真正愛好和平之人,怎會任由數十萬裝備精銳的德國士兵繼續在法蘭西的土地上耀武揚威?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只有上帝才知道吧!”

達爾朗不冷不熱地回答說。在德國呆了近一週時間,並且受到了柏林方面的盛情款待,但這位充滿爭議的法國實權派將領臉上卻從未露出過一絲笑容。深厚的堅冰之下,是對祖國未來的深深憂慮:為了加強對地中海及沿岸區域的控制,義大利政府近期高調宣佈了一系列軍備計劃,包括建造新一代戰列艦、加速空軍現代化建設以及研發生產新型坦克等等,這不僅對法國餘存的主要殖民地構成了威脅,甚至讓法國人愈發擔憂本土南部及領海的安危。事關國家和民族最後的尊嚴,法國政府卻有心無力,且不說糟糕的經濟與財政狀況,受到《德法停戰協定》的約束,法國海軍整體實力仍居於世界第四位(僅次於美、日、德)的艦隊仍以解除武裝的狀態呆在指定港口,默默忍受著時間和海水的侵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