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卷 涅盤王者 第40章 勝利終至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因為稍偏內向的性格,從小到大,林恩參加的公開競選少之又少,絕大多數時候都在臺下看著競選者盡情張揚,而作為第三帝國計程車兵、軍官、參謀以及指揮官,他除了偶爾要用語言來證明自己、說服對方,大部分情況下也都屬於埋頭低調的實幹派。前一次國會競選,斯圖普弗在現場出盡了風頭,而這一次,林恩別無選擇地擔負起了歷史性的重任。經過連日的醞釀,他已將自己融入領袖角色,由內而外地散發著必勝氣勢。

聚集到柏林的500名新國會議員中,有209人是復興黨員,超過百分之四十的比例看起來佔有很大優勢,但林恩清新地意識到,這209人中只有大約一半是可靠的復興黨骨幹成員,另外一些人在鬥爭最艱苦的時候不見蹤影,待到蘇軍迫於各方壓力而作出退讓,他們才如地鼠般冒了出來,還有的人在地方上頗有聲名和影響力,不論投向哪個黨派都能夠成為議員,他們直到近期才投向復興黨,忠誠度自是無法跟老黨員們相比的。

除了復興黨內部的不確定因素,基督教聯盟等達成合作協議的黨派也可能在關鍵時刻出現倒戈,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種種現象無不在提醒林恩,貌似平坦的前路其實處處暗藏危機,若是在這最後的階段跌倒,那麼之前所付出的犧牲、所承擔的風險都將失去意義。

根據西方盟國和蘇聯攜手為德國制定的政治遊戲規則,國會先透過提名、演說和投票這一系列過程選出國家總統,再由國家總統提名總理人選,接下來的投票若是贊成者超過一半,總理候選人即順利當選,進而提名內閣人員、組建政府內閣。這些規則與二戰之後德國的民主選舉大同小異,在不允許任何一個黨派單獨掌控大權——也沒有哪個黨派有這種實力的情況下,總統、總理以及政府內閣莫不是各派政治勢力合縱連橫、競爭角逐的結果,並不要求當選者擁有超凡脫俗的領導才能,而或許是疏忽所致,亦或是別有意圖,盟國和蘇聯對參選者資格作出了嚴格限制,唯獨沒有限定年齡,這意味著只要具是德意志的合法公民,不論是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還是舉步蹣跚的老頭,在理論上都有當選德國總統和總理的可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