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卷 青銅年代 第085章 大忽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羅翔考試後和何詹見了一面,何老師到棲武任職期間,回家不過四五次,可謂一心撲在工作上。在麥學金幫助下,他抓住秀滇豬養殖和大山農牧業公司作為突破口,帶動了全縣的生豬生產,促使扶貧工作和農民生活水平突飛猛進。

以上大部分取自棲武縣縣委的掛職幹部鑑定書。但不可否認,何詹和麥學金都有一股子文人天生的韌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勁,這股蓬勃而發的正氣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使得何詹被選入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羅翔清楚得很,這次進京是何詹騰飛的起點。他挖空心思表達了堅定跟隨老師的心念。光有表態是不夠的,羅翔沒有大把的金錢,就只有走精神路線,言談中瞅準機會提出一個新鮮名詞——三農問題。

何詹果然被打動,他在棲武縣下到農戶才知道農民的苦,沒少為農村發展思路冥思苦想。在羅翔有意帶動下,何詹在記錄本上寫下:三農問題就是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歸根到底是農民問題。

歷史上,中央第一次提出三農問題是2002年的十六大,又在年底的12月26日,政治局會議上分析和研究了農業和農村工作。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援農業,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而在1995年前後,全國工作重心不在農村,直到1996年後農業步入困難時期,農民收入和城鎮居民收入越拉越大。2000年3月,時任湖北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的李昌平寫給總理的信中列舉了農村存在觸目驚心的危機:盲流如“洪水”、負擔如“泰山”、債臺如“珠峰”、幹部如“蝗蟲”、責任制如“枷鎖”、政策如“謊言”、假話如“真理”。他的上書震動全國,把“三農問題”的危機暴露在公眾面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