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卷 復仇烈焰 第十二章 難以理解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當艦隊再次轉向的時候,白佑彬都有點糊塗了。

好不容易完成了“切外角”轉向,只要與日本艦隊保持同樣的航向,就能追上去,並且把交戰距離保持在一萬五千米以上,用重炮狠狠教訓日本艦隊,還不用擔心被日本戰列艦發射的穿甲彈砸穿主裝甲帶。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面倒的戰鬥。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祖壽清竟然命令艦隊將航向轉到了三百四十度,幾乎是直接朝著日本艦隊的屁股後面追了過去。

難道,祖壽清犯了低階錯誤?

即便在數十年之後,仍然有很多海軍戰史學家對祖壽清在此時做出的決策存在分歧。

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幾乎所有學者都否認了祖壽清下令艦隊轉向,是為了繞到日本戰列艦的後方,再次搶佔“丁”字頭,從而獲得絕對的優勢。

說白了,只有有所準備的伏擊戰,掌握主動權的一方才有足夠的把握佔據優勢地位。

在艦隊機動交戰的過程中,特別是當雙方的速度旗鼓相當,且環境因素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的時候,沒有任何一方能夠一直佔據有利位置,也不可能在機動過程中搶到“丁”字頭,從而既充分發揮自身的火力,又有效避開敵人的炮火。

在支援一方看來,祖壽清有三個理由下令艦隊進行這次二百八十度的大轉向。

第一,拉近距離,儘量發揮三艘“皇帝”級的火力優勢。當時,三艘“皇帝”級戰列艦都已進行三十輪以上的齊射,所剩的重型穿甲彈不到儲量的一半。另外,遠距離炮戰的命中率非常低,用僅剩的重型穿甲彈很難保證擊沉剩下的三艘日本戰列艦。因此,必須縮短距離,發揮標準穿甲彈的威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