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卷 滾滾洪流 第一章 掐敵咽喉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被寄予厚望的《倫敦海軍條約》沒能擋住洶湧而來的戰爭危機。

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倫敦海軍條約》對戰列艦噸位、主炮口徑做出的限制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也就是說,四萬五千噸的標準排水量是各國工業能夠承擔的最高標準,再提高噸位的話,只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對提高海軍的綜合實力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十六英寸(四百毫米)口徑的主炮也是當時各國火炮技術的巔峰之作,繼續提高主炮口徑,不但會使戰列艦的排水量進一步增加,還會大幅度增加火炮的研製難度與開發經費,從各方面看,都將得不償失。

另外,簽署《倫敦海軍條約》的三個國家都有著明確的戰略規劃。

對世界一流海軍來說,難以大批次建造,且成本高昂的戰列艦絕不是最佳選擇,只有那些成本合理,效能先進,且能夠大批次建造的戰列艦才是最好的選擇。其實,不管是大明帝國,還是美國,或者英國,在設計戰列艦的時候,都會將成本與建造難度考慮進去,並且儘量採用成熟的工藝與技術,便於在戰爭時期大量建造。

相反,只有日本、德國這類二流海軍強國,為了挑戰一流海軍強國,才會提出“以一擋十”的概念,不計成本,不考慮技術難度,將戰列艦的效能指標放在首位。結果,這些國家往往能夠造出世界一流(至少在排水量上)的戰列艦,卻難以大規模建造。其所謂的“無敵戰艦”一般就兩艘左右,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更不可能大幅度提高海軍的綜合實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