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陸作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要不要打地面戰爭的問題上,共和國當局一直非常猶豫。

對共和國的領導人來說,打地面戰爭的最大風險就是增加戰爭傷亡。從某種意義上講,戰爭進行到2060年之後,共和國的國家領導人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降低傷亡,而不是為了勝利付出更大的代價。

也許有人認為,戰爭就會死人,而共和國公民有著更強的承受能力。

不可否認,受民族文化等影響,共和國公民在承受戰爭傷亡方面,確實要比西方國家的公民強得多。比如在2035年的印度戰爭中,共和國軍隊就付出了傷亡數萬名官兵的慘重代價,超過了美軍在持續10多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的傷亡總數,結果共和國並沒有因此而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美國卻不得不從伊拉克撤軍。

問題是,任何國家與民族的戰爭承受能力都有一個上限。

更重要的是,這個上限會隨著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的進步而降低,也就是與一個國家的發展情況成反比。

現實情況是,從2013年開始,共和國的經濟發展始終在快車道上,即便在席捲全球的大蕭條時期,共和國的相對發展速度都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矛頭。說得簡單一點,在大蕭條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體全面衰退,共和國卻以5%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相對美國而言,增長速度更是在10%以上。更重要的是,從2015年捲入第四次印巴戰爭,在短短的20多年間,共和國總共捲入了10多場戰爭,以及不計其數的地區衝突。根據共和國官方公佈的資料,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大約有20萬名官兵在對外戰爭中犧牲,傷殘人員超過100萬。這100多萬傷亡將士給國家社會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恐怕誰也無法得出一個準確結論。拿共和國當局的撫卹開支來說,僅在2036年就支付了大約3000億元的陣亡撫卹金,到2056年的時候,用於傷殘將士的開支就多達850億元,隸屬於中央政府的“傷亡將士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更是多達5萬餘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