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九十二章 四量撥千斤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泰勒科切克戰役算得上是中東戰爭中的第二次決戰,即繼2058年底的大馬士革爭奪戰之後,交戰雙方首次在一個戰場投入的兵力超過50萬,而且以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的決戰性戰役。

事實上,這場戰役的意義遠沒有傳聞的那麼重大。

在6月24日夜間到7月7日的決戰階段,共和國陸軍先後投入4個戰鬥單位的10萬兵力,而美國陸軍也先後投入8個主力師大約16萬兵力,算上雙方盟國投入的兵力,在此期間參戰的部隊大約在50萬左右。如果從戰役目的,即消耗對方有生力量來看,可以說雙方都達到了目的。在決戰階段結束的時候,共和國陸軍傷亡與失蹤官兵大約35000人,盟國軍隊損失的兵力在10萬到11萬之間;美國陸軍傷亡與失蹤官兵大約55000人,盟國軍隊損失的兵力在15萬左右。也就是說,交戰雙方損失的總兵力佔到了參戰兵力的7成左右,即除了共和國陸軍與美國陸軍之外,其他幾支軍團幾乎全軍覆沒。這樣的戰鬥結果,多少讓交戰雙方的指揮官有點意外,而且超過了雙方的戰前預期。也就是說,在決戰階段的戰鬥結束之後,西約集團聯軍喪失了進軍摩蘇爾的能力,而集約集團聯軍也喪失了攻佔摩蘇爾與代爾祖爾的能力。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雙方圍繞著摩蘇爾與代爾祖爾打了幾場規模不算太小的戰鬥,但是結果是誰也奈何不了誰。到2059年底,隨著中東戰場上的整體局勢發生重大轉變,即共和國陸軍開始向中東戰場增兵,準備在該方向發起戰略反擊的時候,李東石主動從摩蘇爾與代爾祖爾撤軍,為接下來的進攻行動留出空間。由此可見,這場持續數個月的反擊戰役,最大的收穫就是消耗了雙方的兵力。雖然從長遠來看,因為美軍與以軍沒有能夠抓住2059年下半年的寶貴機會休養生息,而是在中東的沙漠與山地中與兵力有限的共和國軍隊消耗了大量精力,對接下來的戰略防禦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但是從整體戰局上看,即便沒有這次反擊戰役,李東石也有能力在接下來的戰略進攻中消耗掉相當的美軍,並且奪得戰場主動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