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初到 第45章 滿載而歸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23年7月1日,圓滿完成訪俄使命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坐上了駛往海參崴的列車,和另一個時空不同,這個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可謂是滿載而歸。

國民黨方面得到了蘇聯500萬金盧布的貸款額度,可以用於採購蘇聯的工業裝置,其中第一批裝置包括水連珠步槍的模具、圖紙,7.62mm步槍子彈的模具,一萬根槍棒鋼,數十臺用於加工槍管的機床等裝置已經裝箱起運了。

代表團的技術專家陸明則前往頓涅茨克去監造鋼鐵廠所訂購的鋼鐵裝置了。鋼鐵廠就是代表團此行最大的收穫,孫中山得到代表團的電報之後立即就委任了柏林大學工學博士,冶金專家馬君武為鋼鐵廠廠長,開始籌建韶關鋼鐵廠。

根據計劃這家鋼鐵廠將擁有15萬噸鐵,10萬噸鋼,5萬噸特種鋼的生產能力,擁有大寶山鐵礦,煉焦、耐火材料、動力、鍊鐵、鍊鋼、特鋼、軋鋼等分廠。其中特鋼廠和軋鋼廠的裝置將主要從德國進口,其餘裝置全部採用蘇聯的產品。特鋼廠建成後將擁有一臺25噸的電弧爐,一臺3000噸的擠壓機,一臺1250噸擠壓機,一臺3000噸鍛機等關鍵裝置。工廠的總投資為4500萬銀元,其中有近3000萬銀元差不多200多萬金盧布將動用蘇俄提供的貸款,剩餘部分則由國民黨自行籌措。蘇聯方面除了會提供貸款和裝置之外,還會透過共產國際動員一批德國工程師和技工參與工廠建設,幫助訓練工人和技師。整個工廠的建設週期長達四年,根據計劃將於1927年底全面建成投產。屆時,中國將擁有生產包括炮管鋼、槍棒鋼等軍工鋼的生產能力。當然,這種重工業水平相比沙俄一戰前的四百多萬噸鋼產量而言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