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骨林鬼城 第八十一章 一抹黑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鬼甕相傳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的羌族,根據傳說,當時羌族人四處征戰,很多族人或是在戰場死去,或是被抓住後斬首,有不少都客死異鄉。魂魄無法迴歸故里,屍體也早就付之一炬。為了要將族人的魂魄帶回故鄉,羌族的法師就發明了鬼甕,鬼甕最初的造型並不大,有些像現代的骨灰罈。上面有羌族法師親手寫下的咒語,當發現了羌族人死去的鬼魂後,法師會將鬼魂召喚進鬼甕中,咒語可以防止它們被勾魂的鬼差帶走。隨後長途跋涉,趕回故鄉,讓它在故鄉長眠。

這種方法被記錄下來,之後流傳到湘西,當地的巫師學會了鬼甕最初的製作方法後,便開始著手改良,慢慢地傳承到了今天。

如今的鬼甕發展成了谷羽拿出來的這種外形,體積都很巨大,看著像是個酒罈子。改良後的鬼甕可以儲存更多的蘊魂,上面的咒語不僅能阻止鬼差勾魂,還能增加四周怨氣的積聚,可以說,如今的鬼甕完全就是個養鬼的工具!

“我過去認識一位湘西的老前輩,他說必須選擇黑色的罈子作為器皿。先將黑色的罈子埋在亂葬崗或者墳頭的泥土下四十九天。取出來後罈子本身就帶有怨氣,不能見太陽,巫師以自己的血混合塗料在罈子的表面寫下咒語,在唸咒九天。這罈子才能用,封蓋也有講究,必須完全蓋嚴,上面寫下的咒語要一筆合成,不能斷,斷了就沒用了。冤魂被裝入罈子中後無法掙脫,天天以陰氣滋補,怨氣越來越大。而且使用鬼甕也必須在沒有太陽的日子,要麼下雨,要麼晚上。不過,因為如今修邪法的人不多,加上鬼甕的用處著實不大,它不能自主封印鬼怪,因此需求量也不高。久而久之,市面上就很少見到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