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十八章 敲打鄭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鄭成功覺得皇帝陛下言語間有試探的意味,額頭已經滲出了汗珠。

他的父親鄭芝龍取代李旦的地位後基本壟斷了前往日本的貿易。

與南洋諸國喜好差不多,日本人對大明的生絲、綢緞、瓷器很感興趣。

鄭家去往日本的海船上也基本都是裝滿了這些東西。

鄭家在平戶藩有很廣博的關係,這些瓷器、綢緞根本不愁賣,基本一卸貨就能包銷,價格是本價的三到五倍。

這個利潤看似可觀,但和遠渡重洋的高風險相比著實不算什麼。

真正賺錢的是返程時帶走的“貨物”。

鄭家的船隊銷貨後會在平戶藩停留一段時間,等候倭人把“貨物”裝船。

他們返程要帶走的“貨物”不是別的,正是銅!大量的銅!

日本產銅是舉世皆知的事情,銅礦極多。

鄭家買銅當然不是為了給佛祖鑄像,而是要造私錢。

萬曆以前,白銀還沒有大量湧入,民間交易基本還是依靠銅錢。

即便是白銀大量湧入後,也基本是聚集在少數的商賈、地主手中。一般的農民、市井小民手中並沒有多少銀子。民間還多是依靠銅錢進行交易結算,只有在大宗交易時才會使用銀子。

是以銅錢的質量就成了普通百姓最為關注的東西。

歷朝歷代,造幣權都是統治者享有的特權。

統治者若是心善一些,就把銅的比例提高一些。若是統治者心黑一些,銅四鉛六的錢也是鑄的出來的。

崇禎初年,朝廷曾經鑄造過一批良幣,但最終因為消耗巨大而作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