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96章 真真假假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寶鼎第一次看到這位名顯歷史的英才,對他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錯。

太史公對甘羅情有獨鍾,特意在《史記》中記載了十二歲的甘羅為大秦建功並被拜為上卿的故事,這個故事後來成為人們教育子弟的經典案例。寶鼎讀書的時侯,他的歷史老師也以甘羅為例,教育學生們勤奮讀書。寶鼎當時很欽佩甘羅,這個記憶至今仍十分清晰,但長大後他在讀史的時侯卻產生了一個疑問,甘羅後來有什麼成就?在大秦統一程序中和在帝國十五年的短暫歷史中,他都幹了些什麼?如此一個少年得志又深受秦王欣賞的人才,為什麼在大秦最後一段歷史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來到這個時代,融入到咸陽的權力頂層,看清了湮滅在歷史中的秘密,寶鼎前世讀史時所產生的疑問逐漸有了答案。

甘羅是個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可以想像一下,以甘羅的家世,他以十二歲的年紀來到秦國,即使有天縱之才,呂不韋會把他和荀子的學生李斯同等看待?當然不會,在這個時代,就算家學深厚,十二歲的少年又能懂得多少政治權謀?甘羅的祖上甘茂是大秦丞相,昭襄王繼位不久出逃齊國,然後在楚國待了一段時間,最後死在魏國。甘茂同樣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呂不韋把甘茂的後人甘羅找到咸陽來,給他極高的待遇,給他功績,讓秦王給他升官加爵,說到底就是一個目的,以甘羅為例子,吸引關東賢才,加強關東人在咸陽的實力。甘羅出名後,關東賢才蜂擁而至,呂不韋的政治目的達到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