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武烈侯公子寶鼎自請就國。

在奏章中,公子寶鼎一如既往,對秦國統一中土充滿了強烈的自信,對秦王政的千秋功業充滿了期待,但話鋒一轉,再度談到統一後的國策,公子寶鼎談到了“仁政”,談到了“與民休養”對穩固新生帝國的重要性。

帝國誕生之後,面臨權力和財富再分配的問題,“與民休養”的主旨也是強國富民,但在財富的再分配上傾向於“民”,民富則國強。這個“民”是什麼“民”?是庶民貧賤還是權貴士卿和鉅商富賈?

法家的強國是中央集權,軍政財三大權力的集中,即使“與民休養”,也是在“集權”上的休養,權力和財富都要集中在中央,“國”強了,“民”自然就富了。在他們看來,“民富”實際上是既得利益集團對國家財富的掠奪,“民富”則國未必強,反而變窮了,這種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製度極度不合理,所以法家堅決反對“富民”,反對財經政策上的自由和放任,極力要求經濟上的官營。財富集中到了中央,則更有利於權力的集中,而權力的集中更則有利於王國的穩固。

寶鼎的奏章在內廷裡引起了激烈爭論。這份奏章本來是寶鼎自請就國的,結果他的自請就國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興趣,倒是他的“仁政”,他的強國富民之策引起了公卿大臣們對未來國策走向的大辯論。

這場辯論從內廷延伸到了朝會,但“集權”已經是大勢所趨,是自昭襄王晚期以來大秦國策的主導方向,所以法家士卿在辯論中佔據了很大的優勢。軍政財三大權利都要集中,而財權集中的主旨反映到商貿這一塊,理所當然是官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