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88章 屈草自履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寶鼎得知秦王政決心將自己趕出咸陽,並將自己的封邑放置在東邊的時候,他以為是三川郡的幾個縣或者是洛陽。

三川郡在函谷關以東,治所就是洛陽。此郡最早由韓宣王所置,因境內有大河、洛水、伊水三川而得名,其中洛陽是周王室(東周)最後一塊土地。呂不韋滅周取洛陽,其後蒙驁伐韓,韓國獻成皋和鞏兩地,大秦的邊界隨即延伸到魏都大梁附近,秦國再置三川郡。

大秦若取中原,吞併韓魏兩國,三川郡就是後方基地。假如寶鼎的封邑在洛陽,他可以利用洛陽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力經營,並在未來的統一大戰中發揮重要作用,時機合適則親自率軍征伐,就此建下顯赫功勳,這樣他的實力達到巔峰的時候,進可以威脅關中,退可以逐鹿天下。

老太后要把寶鼎打造成秦王政的對手,當然要給寶鼎一個合適的地方,洛陽無疑是最佳選擇。

秦王政當然不會同意。讓公子寶鼎封邑洛陽,事實上就等於讓他控制中原之地,一旦大秦吞併了韓魏,公子寶鼎的實力必定飛速增長,最終不可避免地演變成兄弟鬩牆的結局。有了長安君的前車之鑑,秦王政無論如何也不會重蹈覆轍,所以他寧願付出一個郡的代價,也不願讓公子寶鼎封邑洛陽。

西北邊疆的軍隊控制在老秦人手上,如果讓公子寶鼎去西北疆,如同虎放南山,將來不是尾大不掉,而是後患無窮,所以公子寶鼎的封邑一定要放在東南。東南有巴蜀和荊襄。巴蜀和荊襄都是產糧區,這兩地的糧食布帛等物資是大秦國力的保障,也不能落入公子寶鼎的控制之中,因此最後只剩下一個地方,東部的南陽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