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83章 初見章邯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公子寶鼎表現得非常強勢,在自身處境十分不利的情況下,依舊咄咄逼人。

熊啟則表現得很大度,既然你提出了條件,那就滿足你,至於後果我也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如果你一意孤行,那後果自負。

兩個人寥寥幾句話便完成了談判,坐在一邊的熊閔覺得父親和公子寶鼎談得很融洽,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幾句話背後的刀光劍影。

不管將來如何,雙方現在要合作。話題隨即轉到了國政上。寶鼎在離開咸陽之前給秦王政上了一道奏摺,提出了一些政經改革的具體措施。

關於官制的改革建議最主要的就是加強內廷權力,以大秦目前的政治現狀沒有實施的可能,外廷絕不會做出讓步,秦王政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與外廷鬧翻,所以這個集權方案就此擱置。在經濟上寶鼎建議由少府出面組建聯合商社,以最大程度發揮商社的作用,增加朝廷的財賦收入和各種物資的囤積數量。這個建議的原則就是農商並重,已經偏離了法家堅持的“崇本抑末”的治國原則,所以秦王政並不積極,丞相府和少府也實施不利,尤其是丞相府,更是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官營之策,接著烏氏受到打擊,琴氏和墨家及時退避,導致聯合商社名存實亡,事實上此策已經以失敗而告終。

學宮建設為秦王政所重視,他有心把咸陽打造成中土的文化學術中心,以便為統一中土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因為大秦是“法治”王國,法家地位崇高,法家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遺餘力地排斥其它諸子百家,所以學宮建設步履艱難,至今還停留在無休無止的爭論之中。爭論的焦點問題就是統一後的中土有沒有必要在學術上實施“百家爭鳴”之策,這個策略必然會導致私學氾濫,私學氾濫又與官學的權威性產生激烈矛盾,所以學術上的“百家爭鳴”對維護統一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