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大一統的儒家時代,任何行為都必須要包上一層仁義道德的標籤。

哪怕是戰爭,也要標榜自己是仁義之師,仁義之戰。

朱棣想要打擊瓦剌,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現在勢力崛起,跟韃靼的勢力不平衡了,需要削弱,這樣讓他們跟韃靼繼續鬥爭下去。

要不然朱棣瘋了,四年前打韃靼,現在又過來打瓦剌。

保持草原的勢力的平衡,不讓一家獨大,這就是朱棣的目的。

但是掀起這場戰爭,朱棣當然不會這樣說,只會以不服王化的名義來教訓瓦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北元分裂的一個部落,現在竟然敢跟中央王朝作對,就該接受一下教訓。

可是要讓儒家耍嘴皮子,或者是教化民眾可以。讓他們真正來策劃一場戰爭,或者是構劃一個完整的方略,他們就會一推二做五,這非我儒家的責任。

他們什麼事都會插一手,不然就是暴君,昏君,可是遇到事,需要擔責任就會推脫。

當然,這是他們本身的限制,也是時代的限制。

他們就相當於是一家公司裡面拿技術入股的股東,什麼都要按照我的來,賺錢我要分,虧錢就是你無能。

但是他們從來不會真正去考慮,他們那一套技術落伍了沒有,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根本不想去搞技術革新。

等到公司破產了,倒閉了,他們想要技術革新也晚了。

朱棣雖然不喜歡儒家,但是也不得不用儒家的一套來治國。因為在封建王權時代,也只有儒家的大一統思想,才是一個帝國穩定的基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