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小亭長 第四十五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黑夫眼前這片廣闊的農田,是由一道道細細長條組成的,那些長條,就是畝。

他站在田邊,沿著畝邊緣排水用的小溝畛,輕輕邁出了左腳,接著是右腳,一左一右下來,就是這時代的基本距離單位:步,一步等於六尺,相當於後世的1.38米。

這樣一來,剛好走完一畝地塊的寬度。

所以每畝寬1步,長240步。因為秦國自從商鞅變法後,就開始實行大畝制度。和燕國、楚國、齊國的100步小畝,以及魏國的200步中畝都不一樣。

究其原因,除了商鞅變法時的秦國地廣人稀,要讓老百姓多分些地多種糧外。大概也因為,秦國開始廣泛使用牛耕,哪怕沒牛的人家,也能從官府借牛耕作。而一頭牛悶頭拉犁,大概走上240步,才需要歇氣一次,至於人,拉著犁走上一百步,你就得累趴下。

於是乎,這一百畝屬於黑夫的地,就顯得格外大。

黑夫震驚完以後,蹲下來用樹枝算了筆賬:後世的一市畝為666.67平米,而秦國的一大畝約為400多平米,比後世小一點。但折算起來,一百大畝就是4萬多平米……

“這麼大的地,放到清朝民國,我已經是個小地主了吧。”

黑夫頓時有些好笑,要知道,清代的農民,自耕農有十來畝地是正常的,窮一點的,甚至只有幾畝。

但是別開心得太早,這些地雖然分給黑夫種,但它們依然是歸屬國家的。漢朝的董仲舒無根無據地腦補說秦國“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然而黑夫回到秦國,卻從未見過任何一樁買賣土地的交易,更別說契約,後世發掘出的秦簡,也根本找不到類似的東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