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四章 烏龍事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路途不近,大家邊走邊聊。走在街上,方文青向蘇文簡略介紹些風土人情。

“邊城只是個小城,十來萬人口,也沒有無特別的出產,更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只能算是偏遠的化外之地。可巧地處宋國、魏國、梁國三國中間,佔了地利的便宜,商道上三國往來絡繹不絕。商業貿易和護衛就是主要的經濟來源。日常的食物來源就靠城外的牧堡和一些種糧食的農寨提供。不但夠自己使用,多半還能賣給往來的商賈。生活倒也算富足,據說比起各國都要好些。因為大陸上人口流動自由,慢慢吸引的不少人留下來。”

方文青是本地人,說其邊城來,語氣裡充滿了自豪。

蘇文正有很多疑問,黃河知道的事情不多,說話也模稜兩可,蘇美則對政治經濟民生完全不通。好在方文青天文地理無所不知。剛好問個清楚。蘇文說道:“邊城這麼好的話,應該會發展的很大啊?為什麼你說這是小城呢?”

“蘇兄有所不知,這國家之間距離遙遠,因各國的出產不同,自然需要互通有無。各國人口眾多,消耗巨大,有了這些物資需求,商業自然繁盛起來。有商業便需要道路運輸。奈何妖獸眾多,活動的地方也是飄忽不定。平時一隻兩隻尚不足為患。遇到成群活動的狼妖群,就是一支商隊也抵敵不住。妖獸才是最現實的威脅,既然建立了商路,要維持便需各國軍士的保護。但維持軍力消耗巨大,沒有國家有能力保護一整條商路。何況商路那麼多。這些商路上便自發形成了一些城市。這些城市因為地理上離國家比較遠,雖然高度自治但並不獨立成邦,大多政治上依附某些國家。例如邊城,便需要向三國討好,還要應付馬賊劫掠、妖獸襲擊。生活並不安定。人們還是更願意住在國家裡。自然發展不到很大的規模。”蘇文青解釋的清楚,方文也容易理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