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十八章太監不是太監那麼簡單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龍江船廠志》記載:“洪武、永樂時,起取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南直隸(今江蘇)濱江府縣居民四百餘戶,來京(即南京)造船,隸屬提舉司,編為四廂。一廂出船木梭櫓索匠;二廂出船木鐵纜匠;三廂出艌匠;四廂出棕篷匠。”意思就是說在洪武和永樂年間,明朝廷從南方諸省抽調幾百戶民眾到南京造船,分成四大類,分別負責船槳船索,纜繩,用桐油和石灰黏合船板以及風帆製作。

《明會典》記載大規模的造船廠,擁有工匠數百人,有船木工、艌工、箬篷工、櫓工等。

綜合這些記載,可以看出當時造船作坊的分工和人員佈置,已經有了現代大工廠生產的雛形。

考古學家們透過發掘至今殘留在江蘇省南京市下關的龍江寶船廠“上四塢”、“下四塢”等作塘和水道,發現作塘呈東西向,與長江的夾江相通,便於寶船下水。

作塘很大,經現代實測,長約500餘米,寬約40米,龍江寶船廠當之無愧是是明朝最大的造船基地和停泊中心。

中國航海史研究會曾根據44.4×18丈尺寸復原製作成9桅12帆的福船(尖底)模型,作為當時鄭和寶船的標準船型和尺寸。

而有專家認為依據南京靜海寺殘碑拓片所記,結合明永樂十八年《天妃經》卷首鄭和船隊插圖等材料考證,鄭和寶船可復原為長19丈、寬4.4丈、排水量約1100噸的船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