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五章 誰是誰的炒作 誰又是誰的過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疑雲密佈,過中山、故國深深猶覺。踏遍西陵千古冢,寂寞頹廢殘缺。細細濛濛,風來雨共,遠處群山疊。追隨心動,飛揚思緒穿越。初此變難深傷,雖遭敗落,警醒樂羊篋。恥辱催男兒振作,霸者歸來喋血。一報前仇,稱王戰國,盪漾旌旗烈。英雄誰說,瀟瀟陰雨難歇。”寧勾兒翻著手機說道:“爸爸,你這空間裡寫中山國的那麼多,把每一年的事件兒都一一列舉了。怎麼又轉到《山海經》了?”

“奧,那是一首詞。詞牌名現在我都記不起來了。”

“那你當時怎麼沒寫詞牌名兒?”

“奧,當時把詞牌都爛記以心了,意著怎麼也忘不了了。現在看來到底不是科班出身,時間久了還是會忘得。奧對了,那個詞當時爸爸也是受五四影響,沒有用平水古韻。現在想來挺可笑的,這也是不加詞牌名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啊?那你用什麼韻?不會是中華新韻吧?”

“那時候還沒有《中華新韻》裡。我看了幾種韻書,選擇了《詩韻新編》。寫來寫去誰也看不明白,得不到認可。沒辦法最後又寫回了《平水韻》。但是用《平水韻》的時候,一直糾結‘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怎麼不押韻呢?就開始翻書研究,因為我們那時候,可能是歷史等諸多原因,教科書都沒有學這些學問的。所以只能自己個兒悶頭去鑽研,最終發現原來這都是歷史演變,改朝換代這個怪獸引起的。我才恍然大悟大悟的深思,原來一向排斥不敢苟同的粵語是漢唐人的語言,而閩語多認為宋人的口語。明人說吳語,我們說滿人的普語。我就把所有的韻書翻一遍,再把《四書五經》這個流毒放出來毒害我一遍。有時候盯著《詩經》不放,有時候拽著《山海經》打鞦韆。看來上古音的雅言,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也許是梵音的引入,才有了切韻的出現,從而使我們難懂的象形文字兒在跌宕的歲月裡不至於失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