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百三十八章 轉益多師是吾師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穗山之巔。

老秀才和金甲神人並排坐在臺階頂部。

那位其實坐著都要比老秀才站著高的穗山正神,問道:“也不看幾眼寶瓶洲南邊?這不像是你的風格。”

老秀才坐在那尊穗山大神的右手邊,好像這樣就能躲著東寶瓶洲更遠些,搖搖頭,“不看不看,一個人心腸再硬,心碎又能有幾回。”

金甲神人突然舉目眺望遠方,驚訝道:“有個稀客造訪穗山,老秀才你要不要見?如果你嫌他煩,我就不開門了。”

老秀才說道:“如果是文廟董、韓、朱這三位,你就說老頭子親自發話了,不要煩咱們至聖先師跟人打架。”

那三位儒家老夫子,正是浩然天下的三位正副教主,都是真正意義上的百代文宗,於儒家道統的文脈綿延,薪火相傳,功在千秋。

儒家學問集大成者,文廟教主董老夫子。

提出天人感應,在他手上,整合繁雜文脈,除了為後世制定出三學宮七十二書院的框架,還在山下王朝設定太學、推廣官學,並且為學宮書院儒生的修行,提出了一整套醇正法門。還使得後世皇帝君主,但凡遭遇天災異象、發現治國過錯,就要向天下人頒佈罪己詔。歷朝歷代,各國帝王,頒發的每份罪己詔,初稿原本,悉數被書院君子收入囊中,最終存放在中土文廟。

董老夫子最大的一樁壯舉,就是差一點就罷黜百家,只是被禮聖拒絕此事,這位文廟教主,就退而求其次,以一己之力,評點諸子百家的學問得失、根祇高下,世俗開國君主,往往會為轄境一國百家姓氏制定出族譜品第,董老夫子便為“浩然百家”分出高下,其中名次墊底的術家、商家,對此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