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一 念家山破 九、抱琴於野有知音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公元1898年12月31日,農曆光緒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京師大學堂開學。第一批原計劃招生500人,因為戊戌變法失敗,許多人都噤若寒蟬,所以招生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據之後一兩年的文獻記載,實際上仕學院學生27人,中學生151人,小學生17人,又附課學生43人,合仕學、中學、小學、附課生只有230餘人。比崇實中學的學生多不了多少。但它卻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大學,是當代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著名學府的前身。

在開學那一天,孫元起作為學校第一批教習,有幸隨著中文總教習許景澄、西文總教習丁韙良等參加典禮。之後,大學堂並沒有立即開課,畢竟各省選送的學生還沒有到齊,相關的準備工作還在緩慢的進行。不過這些都不是孫元起所關心的。孫元起給了老佟幾十兩銀子,囑咐他準備好送給盧瑟福、Thomas的禮物。剩餘的錢,每日裡買點食物送來。這段時間,孫元起一直躲在屋裡寫稿子。

那天,盧瑟福的建議確實打動了他,回來權衡良久,決定先寫一本簡單的小冊子,交由盧瑟福帶至加拿大,看看能不能有結果。因為盧瑟福打算1月6日動身赴McGill,以便趕上麥吉爾下學期的開學。所以,孫元起的時間就有些緊,只好每日呆在屋裡寫文稿。

小冊子的名字已經擬好,就叫《從原子、原子結構到元素、元素週期表、分子及化學反應本質》。雖然名字都是與化學有關,其實核心還是原子物理學。事實上,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物理和化學並沒有太分開,比如作為物理學大牛的盧瑟福,在1908年因對放射化學的研究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再比如提出電離學說的瑞典天才阿倫尼烏斯,該獲物理學獎還是化學獎,也曾讓諾貝爾獎評委們產生分歧。在1901年首屆諾貝爾獎評選時,他被提名物理學獎,但最終落選。1902年,聲名鵲起的他又被提名化學獎,但仍然落選。可作為物理化學的創始人,阿倫尼烏斯的電離學說,在物理和化學兩個學科裡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無奈之下,化學委員會提出給他“一半物理獎、一半化學獎”,甚至又提出“他獲獎問題延期至第二年”。最後,委員會還是把190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給了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