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折斷伐南旗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朝鮮自古以來鄉黨意識就非常濃厚。在東學中,也有南接、北接之類的說法。“接”是什麼意思呢?東學在1878年設立了門徒集會之所,當時稱“接所”,就是教會。“接所”,簡稱為“接”。南接,是指南方的教會,北接,是指北方的教會。南接就是全羅道,北接就是忠清道。開始時只是劃分地域之意,後來竟與路線鬥爭結合起來,名詞被賦予深刻的含義。

想把東學儘量限制在純宗教活動的組織範圍內,稱做“北接”;要把政治運動和軍事行動相結合,稱做“南接”。

全羅道出身的人本應該都是南接,但其中也有人主張,東學是宗教團體,致力於大眾精神方面的教化就夠了,不要涉足政治。相反,本應該是北接的忠清道出身的人中也有人主張,東學鑽在宗教的貝殼裡實在可笑,如果有理想和抱負,就應當為實現它而傾注一切努力,不惜擴大到政治領域,訴諸武力,積極地行動起來。

本來朝鮮人當中好激動的人居多,組成集團鬥爭,就更是一往直前。

如果是因為地域鬧口角,那麼,雙方按照習慣,互相吐唾沫,狠狠罵上一頓,也就完了。可是,像東學這樣,在同一集團中路線不一致,問題就嚴重了。

就日本出兵之前的東學起義而論,因為北接派領導人崔時亨對軍事行動消極,所以在忠清道南部缺乏號召力。這樣分散了力量,對朝鮮政府軍來說,是非常有利的。的確,當時東學的舉兵有些不夠果斷,後來在內部也作過總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