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英俄介入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甲申政變之後,日本的竹添公使曾感慨萬千地說:“吃了袁世凱的虧。”而甲午事件(東學之亂後緊接著的中日戰爭),吃虧的是袁世凱。也許用“受矇蔽”來形容他更確切些。

日本政府並不是有意要矇蔽清政府的當事者,只是採取了兩面手法:陸奧外相強硬,大鳥公使軟弱。

這倒不是特意分擔角色,故意用兩面手法迷惑對方,而是自然形成的,具有很強的矇蔽力。

加藤增雄書記官帶著絕密訓令到達仁川,是6月27日。

加藤22日出發,23日在下關又接到一份追加訓令。

日本的混成旅團主力進駐漢城,閔泳駿立即來會晤袁世凱。

“日本要干涉朝鮮的政治。”閔泳駿把話停住,兩眼有些溼潤了。過了一會兒,他苦惱地說道:“聽從日本的干涉會亡國……而不聽從……仍然要亡國,現在已經是這種狀態了。漢城裡到處是日軍……想要不讓朝鮮亡國,只有中國發來援軍。牙山才有兩千清兵,你知道進駐漢城的日軍是多少嗎?”

袁世凱拿起桌上的記事本,讀了起來:

“將官大島少將一人,佐官十六人,尉官一百八十七人,還有,下士官五百八十四人,步兵五千八百二十二人……此外,從卒、輸卒、馬卒……總計……是……”

“總計超過八千哪,八千……”閔泳駿焦急地說道。

“八千?”袁世凱咬緊嘴唇。

“兩連隊步兵、一中隊騎兵、一大隊山炮、一中隊工兵,還有衛生隊、輜重兵隊、憲兵……野戰醫院都準備好了!還有兵站司令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