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黃老之壁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貽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論語·微子篇》)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經過孔子的車旁,歌中言詞警告孔子參與政治危險。所謂狂人是指怪異之人的意思,大概他是老莊的弟子吧。

從老莊尊重無為自然的立場來看,如此警告他人的行為應視為多管閒事。因此孔子欲下車與接輿辯論,而接輿卻避開孔子逃之夭夭。

這個故事在《莊子·人間世篇》中亦可看到,狂人接輿所言“來世不可待也,往世不可追也”。這是說無論對過去還是未來,都不應有追求或期待的行為。然而《論語》說過去之事無奈,將來之事可追,這種異端者的話也多少含有儒家似的肯定意思。

由此可見,即便對同一個故事,諸家所表現的也有差異,此點在閱讀中國古典時必須要留意。

但不管是《論語》還是《莊子》,文章都以“鳳兮!鳳兮!”開頭,這是接輿面對孔子打招呼時所說之言。

在《莊子·天運篇》中,孔子見到老子後對弟子們說:“吾乃今於是乎見龍。”

孔子說出這樣的話。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也有孔子見到老子後的情景。

“吾今見老子,其猶龍耶!”

這麼記錄著孔子的感言。

聞一多在解釋《莊子》寓言所具有的多種民俗學要素時,他認為稱孔子為鳳,老子為龍不是僅憑想象。因為孔子的故鄉魯屬於殷人之國。老子生於楚,而楚有“人面龍身而無足”的祝融六姓,即楚為龍族後裔所開創的土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