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思鄉與蛋白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們都有一個胃,即使不幸成為植物人,也還是有一個胃,否則連植物人也做不成。

玩笑說,中國文化只剩下了個“吃”。如果以為這個“吃”是為了中國人的胃,就錯了。這個“吃”,是為中國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的,所謂“色、香、味”。

嘴巴這一項裡,除了“味覺”,也就是“甜、鹹、酸、辣、辛、苦、羶、腥、麻、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口感”,所謂“滑、脆、黏、軟、嫩、涼、燙”。

我當然沒有忘掉“臭”,臭豆腐、臭鹹魚,臭冬瓜,臭蠶豆,之所以沒有寫到“臭”,是我們並非為了“逐其臭”,而是為了品其“鮮”。

說到“鮮”,食遍全世界,我覺得最鮮的還是中國雲南的雞土從菌。用這種菌做湯,其實極危險,因為你會貪鮮,喝到脹死。我懷疑這種菌裡含有什麼物質,能完全麻痺我們腦裡面下視丘中的拒食中樞,所以才會喝到脹死還想喝。

河豚也很鮮美,可是有毒,能置人死命。若到日本,不妨找間餐館(坐下之前切記估計好付款能力),裡面治河豚的廚師一定要是有執照的。我建議你第一次點的時候,點帶微毒的,吃的時候極鮮,吃後身體的感覺有些麻麻的。我再建議你此時趕快做詩,可能你此前沒有做過詩,而且很多著名詩人都還健在,但是,你現在可以做詩了。

中國的“鮮”字,是“魚”和“羊”,一種是腥,一種是羶。我猜“鮮”的意義是漁獵時期定下來的,之後的農業文明,再找到怎樣鮮的食物,例如雞土從菌),都晚了,都不夠“鮮”了,位置已經被魚和羊佔住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