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四章 體驗一把白領生活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從培訓的情況看,ABA不像是騙子公司。主要是正規。培訓老師非常正規,每次準時到場,必恭必敬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先給同學們鞠躬問好,然後才開始講課。講課的內容也很健康。主要包括三大專案。第一是公司業務介紹,第二是禮儀訓練,第三是談判技巧。說實話,龐士偉在培訓中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增長了見識。比如第一項關於公司業務介紹,公司專門請專家來講課。專家說,21世紀是知識經濟新時代,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經濟的全球化,中國的企業必須主動參與國際經濟大迴圈才能適應國際經濟新格局,而ABA公司就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大平臺。龐士偉雖然當過老闆,也做過企業,但是哪裡聽過這樣的話,所以,聽了之後,當場就有些激動,熱血沸騰,感覺自己正在從事一項神聖而偉大的事業,恨不能立刻投入實際工作。投入實際工作後,龐士偉才發現公司已經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不僅已經把寫字樓裝修得非常漂亮,談判代表業已培訓到位,而且事先已經發了無數的傳真、信件、電子信件,業務工作其實已經開始了。龐士偉他們一上崗,第一項工作就是接電話和打電話。接電話不分割槽域,來自任何地方的電話都要接,認真地接,耐心地講,講21世紀是知識經濟新時代,講全世界的經濟已經趨於一體化,講中國的企業必須參與國際經濟大迴圈才有出路,講他們ABA公司就是為中國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而專門搭建的可靠平臺。講得龐士偉自己都激動了,對方當然也跟著激動。打電話是分割槽域的。每個談判代表手頭有一本該區域的企業名冊,在沒有接電話的時刻,就要不停地往這些企業打電話。每打出一個,就做記號,並且儘可能記錄有關對方企業更多更詳細的資訊資料。由於他們是經過專門業務培訓的“談判代表”,所以,無論是打電話還是接電話,都有一套標準程式。程式的核心要點是:用外國人至少是海外華人的口氣說中國話。比如接電話,標準的開頭用語是:“您好,這裡是ABA中國分部,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給對方的感覺是外國公司,起碼是跨國公司。如果是主動給對方打電話,也一點沒有推銷自己的味道,而是說:“請問這裡是大陸中國某某企業嗎?我們受美國某某機構的委託,瞭解貴公司生產的某某產品資訊。”然後留下這邊的電話、傳真但不留電子郵箱,等待對方主動打電話過來,絕不講廢話,包括不套近乎不討好,完全是一副公事公辦不卑不亢的國際交往態度。至於為什麼只留電話和傳真,而不留電子信箱,在培訓的時候曾經有學員問過,得到的答覆是:這是我們對客戶的第一步篩選。不留電子信箱,逼得客戶打電話來詢問,不僅進一步加強了交流與溝通,而且還可以考驗對方的態度。如果對方迫切要把自己的產品推向國際,肯定就會打電話來詢問。這樣,就可以把那些根本沒有實力或沒有意願的公司剔除出去。在詢問的過程中,也有客戶索取ABA公司電子信箱的,得到的答覆是:由於本公司業務繁忙,加上如今垃圾郵件遍地飛,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請儘量使用傳真或特快轉遞。別說,這種看似沒有把客戶當成上帝的態度,恰恰能打動客戶,讓他們確信ABA公司是一家正規的國際機構,做事情有自己的原則,不一味地討好客戶。如此,反而進一步贏得了客戶的信任。不久,龐士偉就擁有自己的客戶了。直到擁有自己的客戶,龐士偉才深切地體會到自己確實是“談判代表”,而不是普通的業務代表。道理很簡單,由於雙方並沒有見過面,就憑几個電話,讓對方郵寄樣品和支付展位費,不經過艱苦的談判是不可能的。龐士偉的第一個客戶是湖北襄樊的,也算是他半個同鄉。這家企業生產一種絕熱材料,龐士偉的第一個電話打過去對方非常驚喜,因為這種產品重量輕,體積大,不便於長途運輸,一般多是就地銷售,但襄樊當地使用這種材料的數量相當有限,所以工廠非常不景氣,正為企業的出路發愁之際,突然接到這樣的電話,說國外有機構專門來了解本企業的產品,當然求之不得,非常高興。但是,高興之餘,他們又有些疑慮,既然在國內都因為運輸問題而影響銷路,難道還有國外的企業萬里迢迢遠涉重洋來購買我們的產品?廠長不是傻瓜,這樣的問題肯定能想到。不過,有國際大公司主動找上門來了解他們的產品,讓他們一點不動心也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儘管有疑慮,他們還是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態度打電話來詢問。由於培訓到位,加上龐士偉是見過世面的人,所以這個問題並沒有難倒他。龐士偉回答:“美國的機構打聽並不說明他們打算把你們的產品遠涉重洋用在美國,或許是中國境內的合資企業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